一百零二(1 / 3)

杏花村后有一小丘山,不算高,林密草深,但物产贫瘠,连梯田都垦不出几亩,果树种在这,也往往果小酸涩有富户买了半座山,便嫌累赘,搁置不管,勉强用围栏略作标记

但剩下的山,却足以供附近的村民砍柴、采药、偶尔挖些野菜,又有杏子结出,可以尝鲜、买卖。

也因此,查花村在临江府,算是比较过得去的村落

这些年来,北方剧变,继燕云十六州之后,大周仅剩的拒外族的国之藩屏一一北地三镇,又被狄人拿下。以至于中原门户大开,国都城破,前二任皇帝,皆坦身牵羊,膝行献国,与王子皇孙、妃嫔公主、文武公卿,俱被狄国俘虏,唯逃得一个如今的大周王爷,一路抱头鼠窜,逃至江南,依仗江河天险,继位大宝,改原南安城为“玉京”,再起国祚皇帝都已南逃,中原故地,百姓命运更是流离惨烈。

狄国铁蹄,踏破汉人都城,肆意屠杀汉民。中原义土、义军络绎不绝,狄人镇压就更凶恶

因此,大批的北地的汉人百姓,都纷纷逃向南方

许多人千辛万苦,过河渡江,总算在江南安顿下来

但更多的百姓,却埋骨路旁,更是被狄兵堵在河畔,杀得血染河水,尸首堵得大江几乎断流。

临江府作为江畔的繁华大城,自然也逃来了许多渡江的北地百姓。

华武兴在江北抗击时,救下了众多民众,即使他被九道金牌勒令南归时,依旧用大军,为许多逃难的中原百姓开了一条路,自己率兵为百姓断后。于是,中原百姓,数十万人扶老携幼,衣衫褴褛,随华家军南渡。

江南的土地本来就瓜分殆尽了,甚少闲田旷土

逃来的百姓让田地更加紧张,何况华家军每次北上,都随军而来大批民众

但这些都是故国之民,是原北地汉民,随军南下,都“心向王化”,大周不能不安置。

附近州府,但有稍微余地,皆分派南渡之民

临江府处在江畔,不但有朝廷分派、华家军当时请求安置的百姓,还有不少自己逃难来的民众

杏花村,就安置了几十号的南渡百姓

这几十号人,都是当时随华家军渡江来的。

当时,华家军刀枪犹豁口,甲胄尚滴血,连骑兵的马都有缺耳朵少尾巴的,显然血战之后,连休整的时间都没多少回京复命之前,华武兴之子,华云飞身披盔甲,脸颊上还有伤痕,就亲自登门拜访临江知府,请在临江府留下一批百姓。言说,这些人中,有中原自发抗击狄兵的猛士与其亲眷,路上也曾襄助华家军砍杀狄兵,有功。请好生安置朝廷听说了这件事,甚至还特意批准开拓山林,挤半干衣服似的,从当地豪族那化来了近百亩地,用以安民。这其中多出的五十亩地,就是分给了杏花村,还许以山林的更多使用权

因为那几十号人中,有十七人,选择在杏花村里安身

这些都姓赵,乃是一族子弟。其中为首的,唤作赵子英,就是那位华云飞曾说过的抗狄义士

查花村是个大村,村民近四百人,大都同姓。赵家人来了之后,与村民相处得却很不差

第一,这十七人基本上都是健康强壮的青年,连其中的五六个女眷,都习武练刀,且因为他们的到来,杏花村多了五十亩地;第二,概因赵家人很有教养,不但人人识字,又都会些铁匠木匠养蚕织布刺绣乃至给人和畜生看病接生的硬手艺,还被领头的赵子英管束极严,几乎令行即止,简直当做兵卒管束进城务工、四野卖手艺,田不够,也可以活得相当滋润:第三,赵家人渡江之前,就与查花村这边,有较远的亲威关系所以,即使能去更好的地方安置,赵家人依然婉拒了知府的好意,落户杏花村。

赵家人非常感激华将军父子,只是因某些原因,不曾加入华家军。华将军父子被含冤下狱,污蔑为造反的消息传到临江府,他们极气愤赵子英带着族人,亲自写了一份血书,走遍临江府,邀请所有愿意的北来百姓,签下万人手印,带着血书,准备去玉京之中,向官家递上血书。因收集血书,他们晚了一两日,民间就已经传开

说华武兴父子已经被推上法场,却被龙女救下了,驱赶天狗,映证了官家口中的“天日昭昭,则将军无罪”的誓词,从而暂时免除了性命之忧,赵子英一家听到华将军被贬为庶人,举家田野耕作,终于逃脱牢狱,这才松了一口气。心中感念救下华家人的龙女。这几日,听说各府都有人打算建龙女庙。

赵家人也忙凑了银钱,邀请石匠,也要在杏花村的丘山上,无主的空地,为龙女立一庙宇

既然不占杏花村的地,村民们也不觉有异

何况大周民间本来就祠庙甚多,什么山神石头仙的,都能有庙有观。多一座新鲜的龙女庙,也不稀罕。哪知道,官差前来巡村贴通缉令,宣告村民

石匠和他两个儿子,正抬着粗粗雕出个人形模样的石头神像上山,还有赵家人抬着几块大木头,提着漆桶,捧了砖瓦,拿着斧头、锯子、

最新小说: 黑莲花徒弟又在发疯 从选美冠军开始 在咒术界被原神众神宠爱 在修仙游戏抽卡:开局抽到浸猪笼 社交女悍匪[七零] 穿成邪神的我能力是抽卡 综盗墓笔记:呵呵 足球:大器晚成,从莱斯特城开始 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 生子系统哭着求我放过男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