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则清 > 武侠修真 >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> 第246章 246为公主提前试过驸马的功夫了

第246章 246为公主提前试过驸马的功夫了(1 / 4)

第章为公主提前试过驸马的功夫了

朱元璋对于这些商人的见闻,也是没怎么关注过的。

现在听他们说那些江南重要的集市,粮食是江南第一商品。

棉花、桑叶都是季节性的短期集市。

嘉湖竟然有一种桑叶不通过集市的买卖,而是采取契约预定明年的桑叶进行交易,这倒是朱元璋未曾见到过的听闻。

棉布、丝绸是江南的特产,再全国独占鳌头,里面又细细划分了许多种类,更是让老朱不曾关注过的事情。

老朱关注的几个点,粮食市场最大,丝绸市场最广,棉布市场最杂,遍布整个江南,这些商贾当真是各种各样都有。

朱元璋前期安排检校,后期安排锦衣卫,对于商人监视这块始终都不怎么重视。

所以现在看着王布犁同商人之间的密切交谈,倒是有了些许新的感悟。

话说回来,一个老农思维的固有印象的皇帝,对于商业不怎么感兴趣,也实在是正常的现象。

朱元璋吩咐把工部尚书薛祥给叫来,漕运的事,自然是归他管辖的。

如今算是定都南京,江南漕运为主。

“爹,难不成王布犁真的能够解决运河入口的百年难题?”

南京城外就有一个船坞,用来打造战船,但此事又归兵部管理,他只是负责出工匠。

“不用想也是真的。”

而且疏通漕运河道也是从朱棣开始的,老朱那个时候对于北方段的漕运根本就不怎么重视。

“大抵是不想引人注目吧。”

他王布犁要是没这个本事,凭什么能独自在仙境当中遨游呢?

朱元璋对于王布犁能随手解决这些难题,根本就没有怀疑过的。

有些事,问他也能更加清楚。

一由江入海,出直沽口,由白河运到通州,叫做海运,因经常遇到风暴,使用率不大。

原来使用的海船全部改为里河漕船,以供应卫军支运。

当然这些船只的使用寿命大概再五年到十年左右,薛祥最近也在整理需要换的船只,否则运输贡品沉船,那可就是吃了瓜落了。

如今海运过于危险,朱元璋派人去倭国寻找银矿的事情一直都没有取得进展。

“陛下,如今运河都是延续元朝所用,我大明往北运输粮草,运到黄河段也是极为危险的。

姻亲是最容易拉进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子,至少大家从明面上都是一家人了,那就有着足够让双方互信的渠道了。

这小子过于谨慎小心了,也不知道是在防着什么!

“那我找个机会问一问吧。”

海运只有朝廷能用,寻常百姓要是想出海,全都抓起来问罪。

永乐十三年,官府才宣布罢海运。

洪武元年的时候,老朱就设立了漕运使,三年,建立了两个粮仓,用来转运粮草。

朱标确实对王布犁说这有何难提笔之后,又放下了笔说戏言尔感到惊诧。

所以他才会即使遇到问题,有解决的法子也不会立即说出来。

这小子只不过是在藏拙。

对于一些老辈子人传下来的谚语,朱元璋还是相信有道理的。

朱元璋也认同,在一帮商人面前,有什么值得炫耀的?

只会平白辱没他大明驸马的身份,那些商人也配吹捧自家的好女婿?

朱标也认同他爹的这说法,只是有些奇怪:

“但是他为什么又停止住了呢?”

“兴许他是有这方面的考虑。”

除去海运为军运外,其余皆为民运。

“明白。”朱标又继续往下看,又抬起头:

“爹,王布犁是不是想要靠着漕运来收税啊?”

各地漕粮由江淮民众运到京师,北边的粮饷,由户部尚书建议,采取海运和河、陆相兼的运输办法。

对于天子询问运河的事情,薛祥知道工部是养着三十艘马船和快船的,主要是用来运输贡品。

更何况通过同王布犁的交流,朱元璋可不觉得王布犁是一個心里没谱之人。

再加上当了皇帝之后更是重视国本(田地),抑制商业行为,也是正常的选择。

即使有时候姻亲关系又脆弱的一笔。

一由江入淮、黄河,到阳武县,陆运到卫辉府,由卫河运到蓟州,叫做河运。

再加上国内想要往北运输节省时间,就只能靠着漕运。

这个时间点,郑和已经下过四次西洋了,两年后举行了第五次。

一听到收税,朱元璋的眼睛当即就亮了。

“嗯,不要太明显了,过两天他就该成亲了,有些事等到事情办了再聊,兴许将来的心气就不一样了。”

南京、南直隶、浙江、福

最新小说: 毁灭吧,这个世界迟早要露馅 穿书后因没手机郁郁而终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永生游戏[无限] 蔷薇不可失约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[快穿] 过分痴缠 霓虹星的轨迹 路人,但能看见主角光环 穿成夫郎奔小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