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则清 > 武侠修真 >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> 第92章 92斥责天子,你给我滚(求追读连更)

第92章 92斥责天子,你给我滚(求追读连更)(1 / 2)

一想到这里,王布犁就越发肯定郭主事是这个检校的身份。

虽然大家嘴上都说着要忠于陛下,可朝廷当中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,忠于老朱这种老板的?

王布犁承认老朱很强,但是在他手底下当官想要善终,很难。

刘伯温急流勇退的时间很早。

在老家他不交友,不讨论政治。

两个儿子都在田间地头种地,也不当官。

刘伯温深知一个道理,自从有人存在这个世间,权力和财富这两项资源的争夺是历来最残酷,且从来没有停止过的。

人世间所有的征伐大多是集中在这两条路上,无论官场还是财富场,成功者从来都是九死一生。

而成功者踩着的多是失败者的累累白骨,站在高处独享。

越是位高权重者,越是危险!

刘伯温的离开,不是因为他本身,而是因为这一切符合逻辑。

朱元璋正在逐渐淡化自己与功臣之间的战友关系,他要让森严的君臣等级变得越来越清晰。

可刘伯温就是这样小心行事,也无济于事。

他给自己买了块墓地,准备死后葬在那里。

结果被人举报说这块墓地是有王气的,然后说刘伯温有谋反之志!

墓地说有王气那就是有王气的,怎样的解释权在旁人嘴里,而不再你这个事主嘴里。

而且这件事极大可能是朱元璋指使的。

此事被朱元璋评判:刘伯温按照国法是不可饶恕的。

要不是看你个老小子功劳大,就不是停了你的俸禄,而是剥夺伱的爵位,全家都得噶了才行。

王气只能朱家才能拥有的。

然后朱元璋差检校去暗中监督刘伯温。

看他有没有抱怨之意,私底下有没有说自己无辜,有没有说皇帝处置不当之类的话。

结果刘伯温立马乖乖来应天府请罪,屁话没有。

刘伯温这个人精深知自保之道,也能揣摩出朱元璋的心思,更不敢说话,生怕祸从口出,整个刘家都没了。

刘伯温的反应使得朱元璋极为满意,他留刘伯温在京师待着。

待到朱元璋再三确认刘伯温真的快要死了,才准许他回乡,准许他葬在因谋反之事被怪罪,买的那块墓地里。

因为只有天子才能说你那块地没有王气。

至于刘伯温是不是中了慢性毒药被胡惟庸害了,不重要了。

罪行存在,或是不存在,都不重要。

重要的是封建王朝的惩罚逻辑和法则,皇帝有没有得到配合与落实。

在朱元璋的主观思想认知当中,刘伯温如此有本事的人,你不给咱老实干活当牛做马却想走。

你是不是认为咱是那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人,不屑与咱为伍?

告老还乡?

你刘伯温怕不是想要回老家暗中发展势力,迎接大元回来。

毕竟刘伯温出身江南大族,又为大元鞠躬尽瘁,结果因为方国珍的事,被大元给背刺了。

你不忠于咱大明。

那就是忠于大元!

朱元璋可不觉得自己有错。

要想不死,除非你跟他有旧!

因为老朱也是一个念旧情的人。

你得资历足够老,入伙也要早。

濠州旧部>渡江旧人>渡江后归附的人。

最后还得看你位置高不高,手里有没有兵权。

总之,念旧这个概念,也是老朱自己个定义的。

王布犁还在思索,朱元璋是个狠人,他连自己的刀子都不会放过的。

锦衣卫前两任指挥使,在利用完之后,全都被朱元璋给宰了。

王布犁听闻杨宪就是一个检校成员。

被朱元璋杀的检校,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。

在王布犁看来,在大明当咬人的狗,都不会有好下场。

朝堂也是要有白刀子进,红刀子出的投名状。

纳了投名状,极少数人还能有退路的!

朱元璋看着王布犁端着茶杯出神,自是晓得他是一个心思重的人,缺少少年人慷慨激昂的激情。

兴许是在仙境当中受到过挫折,或许是自己经历过于匪夷所思,旁人也不会相信。

“王典吏,你方才说的那个主意真是棒啊。”

“此事若成,咱保举你为江宁县典史。”朱元璋摸着胡须颇为欢喜。

王布犁先是愣了一下,恨不得立马问候郭主事的八瓣祖宗。

你他娘的这是在害我!

“不妥!”王布犁连忙站起身来一正言辞的道:

“宋典史乃是百战老兵,为我大明取得天下出过死力,我看过他身上的七处伤痕,无一处在背上!

最新小说: 永生游戏[无限] 蔷薇不可失约 霓虹星的轨迹 过分痴缠 路人,但能看见主角光环 穿成夫郎奔小康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[快穿]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毁灭吧,这个世界迟早要露馅 穿书后因没手机郁郁而终